发展规划
DEVELOPMENT PLANNING
绩效自评报告(思政团队)
发布时间:
2023-09-19 16:49
来源:
一、项目概况
团队一直以来都积极贯彻落实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严格遵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 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师德第一思想, 坚持全面贯彻 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校内思想教育总格局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
团队成员 10 人, 以一线教师为主体, 涵盖教育教学、学生管理、体育活动、 职业教育研究等方面的优秀人才, 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 团队建 设的总体目标是:经过 3 年左右时间的培育和建设,团队成员师德师风优良高 尚、理想信念更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更扎实、教书育人水平和科研水平整 体提升, 切实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 结构进 一步合理优化, 成为一支能满足思政课教学、实现“三全育人”和服务社会需要的高水平、结构化的思政教师团队。自2022年8 月立项以来,团队一直严格按照各项具体的要求积极建设落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加强团队师德师风建设, 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所提出的 要求, 建设了师德师风承诺制度、师德师风监督制度、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师德 问题报告制度等, 形成了团队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 机制。定期举行师德师风建设座谈会、邀请专家授课、举办思政课新课标培训以 及团队成员外出学习培训。做到年初做出师德承诺、期末开展师德检查、年末进行师德评价, 使本团队成为师德师风模范团队; 做到在课程建设、资源建设、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等方面, 坚持原创性, 合理借鉴, 严禁抄袭; 做到严格遵守教 师在课堂教学、关爱学生、师生关系、学术研究、社会活动等方面的纪律要求, 开展警示教育, 引导团队成员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坚守师德底线;引 导团队成员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 社会主义先进, 充分发挥文化涵养师德师风功能; 做到坚持党建引领, 充分发挥党员教师作用,向支部党员讲党课。
二是提升团队教师能力素质,注重长效持续发展。
1.提升团队成员学习能力, 制定团队学习规划,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坚持 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 每周定期举行教学教研活动,不断学习政治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提高教师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知识和信 息技术应用能力; 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通过传帮带尽快使青年教师成长 起来, 整合人才资源, 使队伍结构更加合理, 形成一定的团队精神和行为模式,凝聚团队成员为团队建设提供无形却有力的支持。
2.提升团队成员教学能力, 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定期组织学习《中等职业学 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并就课程性质与任务、学科核心素养与课 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方面的核心问题做了有针对性的研讨; 选派 2 名成员外出参加了 2023 年中职学校思政课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并在培训班上上了示范课;参加了湖南省中职信息员专题研修培训和长沙市中小 学幼儿园运动管理师高级培训,获评优秀学员; 积极参加长沙市中等职业学校公 共基础课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楚怡杯”长沙市及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指导省级中职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提升团队成员教研能力,注重持续发展。 建立了以马燚、赵小红、陈燕、 宋青为课程集体备课牵头人的集体备课机制、积极申报课题和撰写学术论文,参加的 2019 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智慧课堂的建设与应用实践研究》课题已顺利结题,主持的《中职学校家校社协同生命教育路径研究》课 题已立项,论文多篇获奖并发表, 参编了《新时代新雷锋》(中职版)读本并已 出版、自主开发《中职思政实践活动(时事政治)》教材(正在开发中)。整体全面提升团队成员教研水平,注重持续发展。
三是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 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范式。积极申报并建设优质 精品课程,申报的《哲学与人生》课程已被长沙市教育局审核通过并报请省厅, 平时在教学中已使用智慧职教平台进行授课, 上传了大量的课件、视频、学生任 务清单等资源, 在校内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整合创新教学内容, 根据形势变化 和理论发展, 在教学模块中适时融入新政策、新理论, 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在 保持思政课必修课程设置相对稳定基础上, 增设了时事政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 国防教育、法制讲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文明礼仪教育、创业 创新教育等内容,构建形成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以思政课“政治认同、 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健全人格”五大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 并结合 课程教学内容实际, 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建设公共基础课语文与体育思政示 范课程,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机制运行、内容融合、价值导向等, 动员所有教学 力量参与思政教育工作, 优化“三全育人”的思政工作格局,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四是推进教法改进, 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在教学方法改进方面, 普遍推 行案例分析法、探究式教学、情境教学法、社会实践法等。结合互动性在线学习、 个性化教学支持、定制式自我学习、主题式交互讨论等方法提高教学针对性、时 效性。在教学模式优化方面, 推行学生讲新闻、教师讲故事、领导讲形势、专家 讲专题的教学实践, 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学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中的广泛应用, 推进线上线下教学互动, 将课堂教学延展到课外,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教师上课的吸引度和“三全育人“的达成度。同时将实践活动教学纳入教学计划, 重点建设了雷锋纪念馆主题教育基地、湖南省禁毒教育基地、威胜 股份有限公司工匠精神传承基地、曾氏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等4个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突出思政实践教学,提高思政教学的吸引力。
五是强化技术技能,做好社区服务。依托“社区教育服务中心”,积极承担 职业技能培训与竞赛活动, 长沙市 2022 年“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中联 重科 2023 年 “工匠杯”员工技能大赛、“麓谷工匠杯”技能竞赛等活动,组织 有序, 大赛圆满结束;家电维修服务, 在维修服务中获得一致好评, 被湘江新区 麓谷街道桔苑社区授予“书香传递爱心 便民情暖社区”锦旗;禁毒宣传服务,定期开展全校师生、家长禁毒短片学习宣传活动、禁毒教育进课堂、学生禁毒知识抢答活动、 为麓谷街道社区矫正人员上禁毒课,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二、主要绩效
项目类型 |
项目名称 |
团队成员 |
|
课题 |
1.2022年9月,参加2019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智慧课堂的建设与应用实践研究》课题结题2.2022年12 月,课题《中职学校家校社协同生命教育路径研究》立项 |
宋青陈燕 |
|
论文 |
1.2022年11 月,论文《关于中职思政课课外实践活动设计的思考》参加2022年湖南省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评选荣获二等奖 2.2023年6月,在《全体育》刊物上发表了《新课标视域下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探究》论文 |
谢安怡陈燕 |
|
教材 |
2023年4月参编《新时代新雷锋》(中职版)教材,已出版 |
宋青 |
|
竞赛 |
1.2022年10 月,长沙市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荣获思想政治课程组二等奖 2.2023年1月,长沙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思想政治教学能力比赛荣获二等奖 3.2023年1月,参加长沙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力比赛课程思政项目,获公共基础课组一等奖 4.2023年“楚怡杯”长沙市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 5.2023年“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公共基础课程《体育与健康》获一等奖 |
全冬梅谢安怡陈燕 |
宋青 周珺 |
荣誉 |
1.2022年9月,荣获湖南省优秀教师 2.2022年9月,荣获湖南湘江新区优秀教师称号 3.2022年8月,参加湖南省中职信息员专题研修培训获优秀学员 4.2022 年 12 月,指导学生参加“岳麓书会”中小学生“爱 读书·阅世界”征文大赛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5.2023 年 4 月,被聘为中职学校教务科长业务能力培训项 目讲师 6. 2023 年 4 月, 被聘为中职教学副校长专题研修项目讲 师 7.2023 年 5 月,专题讲座《学生专业技能考查的策略》 8. 2023 年 5 月, 长沙市中职学校学生“全球胜任力”双 语实践活动之“未来工匠说”演讲比赛荣获优秀指导奖 |
马燚周珺 黄彩云彭慧 |
|
培 训 |
1.2022 年 8 月,参加湖南省中职信息员专题研修培训 2.2023 年 3 月,参加明德云学堂“第一届班主任高峰论坛 -北京” 3.2023 年 3 月,培训河南省濮阳市中职教育管理干部培训 《经验分享:本色职教, 常改常新》 4.2023 年 3 月,参加了长沙市中小学幼儿园运动管理师高 级培训 5.2023 年 7 月,培训洛阳市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建 设《中职班主任的科研素养与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6.2023 年 7 月,培训新疆阿拉尔职业技术学校骨干教师能 力提升市级研修班《示范校调研:坚持职业教育初心,为 学生成长赋能特色中职学校调研》 7.2023 年 7 月,参加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职类 2023 年度公共基础课教学能力提升项目思想政治专业国 家级培训 |
马 燚、周 珺、陈 燕、宋青、全冬梅 |
三、存在的问题
团队自成立以来, 通过大家的努力,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离具体目标的实现还有一定的距离,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分工不具体,责任不明确。
团队成立时, 没有对成员进行具体的分工, 以致大家努力的方向也不太明确。 如在建设优质精品课程方面, 对每一门课程没有安排具体的负责人以及完成的具体时间等。
2.对具体目标的实现没有进行有效的规划。
目标制订出来后, 没有进行缜密的分析与规划, 特别是没有时间节点的规划与责任划分,以致大家责任心与积极性不够,努力的方向也不太明确。
3. 不重视良好的激励机制建设。
有效的激励是保持团队士气的关键,以提高团队凝聚力为目的。
4.团队凝聚力有待加强。
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欠佳,团队精神有待进一步建设。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负责人缺乏前瞻性, 没有认识到团队建设的艰巨性, 没有做好规划,工作积极性欠佳。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现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后的建设过程应积极解决。
1.分工具体,责任明确。
根据申报书中目前还没完成的任务, 在以后两年的建设中, 对团队成员进行具体的分工,进一步明确责任。
具体任务 |
责任人 |
||
优质精品课程建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哲学与人生》 《职业道德与法治》 |
赵小红 吴佳玲谢安怡 宋青 黄彩云 |
|
思政课新教材校级教学资源库 |
全冬梅陈燕 |
||
市级课题立项 |
赵小红宋青 |
||
开发中职校本教材 |
宋青黄彩云 |
||
组织、指导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 |
马燚周珺彭慧 |
||
学历提升 |
全冬梅 |
||
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比 |
马燚 宋青 |
赵小红 黄彩云 |
2.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增强团队成员的成就感。
正确的判断团队成员的利益需求, 给予团队成员合理的利益补偿。把物质激 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 主要强调精神层面的激励, 对成绩给予及时有效的肯定,
增强团队成员的成就感。
3.加强沟通交流,提高团队凝聚力。
首先要塑造良好的团队气氛, 使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更加通畅。建立交流平 台、每月举行一次交流会, 畅谈生活与工作、根据团队成员的专业特性进行分组, 结成对子; 其次是培养团队成员的责任意识,它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 也是团 队目标细化的前提, 是团队成员进行协同工作的基本保证。根据团队成员的个人 经历、兴趣爱好、业务素养、专业技能等进行分工, 将每个人安放在最适合的位 置,职责明确, 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 形成团队合力。最后共享团队的成果。 团队的成绩与成功是全体团队成员辛勤努力的结果, 在荣誉、分配等方面公平公
开,让每一个做出贡献的成员公平地共享成果。
上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