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群团
宁爱平:喜迎二十大 高新工程· “非凡十年” 我的教育故事专辑——在职教路上不抛弃不放弃
发布时间:
2022-09-28 10:32
来源:
在职教路上不抛弃不放弃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宁爱平
“老师,小博和小豪在教室打起来了”,小A来到我办公室门口,焦急地说,我忙从作业堆中站起来,和小A来到教室外面。这时,小博红着脸,站在走廊的栏杆边,大口大口喘着气,嘴里还气鼓鼓地说着“就是打你、就是打你”。一看这个场景,我赶紧走上前,用手拉着他的肩膀,说:“小博,先冷静冷静。”他甩开我的手,站在了离教室近一些的那一边墙角。我看到他远离了栏杆边,也轻吐了口气,再次跟他说:“不激动,我们先回教室。”他听了我的话,回到了教室。我先向旁人了解他们发生矛盾的原由,原来他和小豪因为座位问题,产生了纠纷,而激发矛盾的最主要原因是小豪口无遮拦骂了小博的妈妈。等他们两个情绪都平静下来,我开始处理他们的事情、调解他们的矛盾,在处理的过程中,小博又开始激动起来,不停地说:“他骂我娘,他打我。他犯了法,他要坐牢。”我觉得小博的情绪还是不稳定,于是对他说:“我们到医院去检查下,看有没有受伤,好不好?”他同意了。
小博,不爱说话,和同学关系也不怎么融洽,平常见到老师绕道走。开学时寄宿,但不到两个星期,就要转成走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教育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升华。学校从2011年起,一直有“百名教师走千家”的家访行动,我想利用家访,走进小博的内心。于是我提前跟小博妈妈预约时间,小博妈妈很开心地答应了。
小博的家离学校不算很远,但也不能算近,他家在一个安置小区的12楼,妈妈来到楼下迎接我们,跟着他妈妈上楼,一进家门,迎面而来有一股冷飕飕的风,他爸爸从一个房间走出来,小博在他自己的房间。坐在他家的沙发上,趁小博妈妈倒茶的间隙,我环顾了一下他家,客厅很大,也很干净,但感觉不到暖意。后来把小博叫了出来,开始了正式的家访谈话。在谈话中,了解到在小博小时候,家里较贫穷,为了养家糊口,妈妈常到外面工作,小博一岁多,就把他送到寄宿制幼儿园一直读到小学结束,到了初中,家里的地被征收,经济才好转,妈妈才把小博带到身边上学。但是等到这时候,就发现小博性格内向,思想比较偏激,不爱与人交流,更不信任任何人。我想:今天就是帮他调节、处理上次打架事件的最好时机了。还可以试着帮他们做一次家庭治疗。
我再次问询上次打架的原由和过程,小博不再像上次那样激动和抗拒,较平静地跟我叙述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等他说完,我再次要他描述他当时的感受,让他再次把情绪发泄出来,他说:“骂我,我没有什么,但不能骂我娘。”说着眼泪也流出来了。我适时地问他:“你很爱你的妈妈,对吗?”他说:“我妈妈在这个家受了很多苦。”“所以你是爱你妈妈的。”他点了点头,他妈妈也流下了眼泪。我再次说:“你其实很爱妈妈,妈妈也很爱你,妈妈为这个家受苦,就是因为她爱你,她在你小时候出去赚钱,把你送到寄宿制幼儿园也是因为爱你,想让你过上较舒适的生活,只是她没有考虑到你的需要。”他妈妈也哭着点头:“是的,那时没有办法。现在我很后悔,请你原谅妈妈以前的做法。”
从他家出来,天已经黑了,路边的小店里有灯光。小博的妈妈送我下楼,不断地说感谢我今天来她家家访。我感觉有些累,但心里却很满足,小博他有人际关系障碍是因为他从小在学校寄宿,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成长,他觉得没有人爱他(包括他的父母),他的心是孤独的,心门是封闭的。我想,通过今天的家访,给小博一家做家庭心理辅导,不仅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让妈妈感受到儿子对她的爱,还让一旁的爸爸也感受到爱需要表达,小博打开了心门,他家也多了些温暖。
家访之后,陆续又给小博家做过几次家庭辅导,慢慢地,小博越来越开朗,和同学相处也融洽了,见到老师,还会主动打招呼;他也越来越爱学习了,到三年级毕业,经过单招考试,他考到了长沙职院学习。当小博把录取信息告诉我时、他妈妈把录取通知书拍照发给我时,我为他感到开心的同时也感慨万分。
一件小事,一次家访,千百个学生中的一个,每每看到学生,处理一些班级管理状况,总是会想到小博这件事。作为职业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班主任,爱心是第一位的,也才会扛起责任自觉履行义务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为他们的家庭教育提供帮助与指导,掌握好方式方法,把握好时机,找准切入点,也是一门必修课,也才会达到教育目的,甚至事半功倍,效果超出预期。
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可以教育好的,无论他们遇到什么困难,无论他们的家庭有什么问题,关键是不能抛弃,不能放弃,如果老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一定会带着孩子走出一片新天地,如小博一样,如小博的家庭一样,我们熟悉的“脱贫攻坚”,这当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解读与践行。
或许,这就是高新工程的教育魅力,我仅仅只是众多这样做的高新工程老师们中的一个,“把职业当事业,把学校当家庭,把学生当孩子”,这是罗伟光校长对老师们的叮嘱,我与所有的老师们一样,都记在心里,都在努力去做。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高新工程这些年来在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辅导方面成绩有目共睹,一个好的学生会为校园生态带来一份活力,一所好的学校会为千万个家庭与社会带来进步与源源不竭的动力。不抛弃、不放弃,在职教道路上,我与高新人努力往前走!

校园全景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 湘公网安备 43019002001715号 | 地址:长沙市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东方红中路607号 | 邮编:410000 |
电话:0731-88692330 |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长沙 标签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本网站已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