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园地
21102班王若水:学悟楚怡精神,立技能报国之志 ---观《楚怡·百年荣光》有感---
发布时间:
2022-04-12 10:56
来源:
“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责任。”
——题记
(通讯员:21102班王若水) 2022年4月8日下午,我们收看了《楚怡·百年荣光》,这是一部字里行间中饱含红色爱国情怀的纪录片,我似乎穿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望见了陈润霖先生的一生。
二十世纪初,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危亡之际,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满是荒木与落灰的大门前,瘦弱的他背起了行囊,回望自幼成长的家乡,内心深处种下了理想的种子:“对!我要教育报国!振兴中华!”
这位瘦弱的青年人就是全国知名教育家、爱国学者陈润霖。
事实证明他做到了。陈润霖放弃了国外高薪的工作机会,回国后毅然决然地投身于国内教育事业中,这一去就是三十七年。战火纷飞的中国,炮弹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与枪声夹杂着,带来死亡与毁灭。无数的生命埋葬在荒火里,可先生丝毫不惧,带领着全体师生呐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那高举过头顶的手臂在硝烟中那般显眼,如灼灼烈日,如此灿烂辉煌!已至中年的陈润霖,他的爱国理想饱经炮火,却依旧坚定。
我深深一望,望见了他的晚年。67岁的陈润霖倒在了资水的一叶扁舟上,这位永远有一颗大爱之心,终身为以技报国的人,走完了生命的最后旅途。他的孙子眼含泪水说道:“爷爷去的时候连墓碑都没有,那时候乱,一直到1984年,我跟爸爸才给爷爷立了碑,但我的爷爷就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是啊!纵然生前无碑又如何,他早已用鲜血写下一座让我们仰望的丰碑!他留给我们的,除了惊心动魄的历史,还有流芳千古的精神。作为一名中职学生,我们要树立伟大而长远的理想,像陈润霖先生那般,不仅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更要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做到精益求精,以志报国。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先辈们以骨肉之躯建成新的长城,我们就当立志报效国家,当少年如先辈一般,以新的自由与目标投身于国家,国家就会因少年的参与而愈繁荣昌盛。我作为一名中职电子信息专业学生,我要学习和领悟好楚怡精神,学好专业技能,走技能报国之路,为国家晋升制造强国而贡献力量!
编辑:罗俏
一审:朱世民 二审:行政办
终审:黄立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校园全景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 湘公网安备 43019002001715号 | 地址:长沙市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东方红中路607号 | 邮编:410000 |
电话:0731-88692330 |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长沙 标签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本网站已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