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群团
十年坚持,把爱送到“家”
发布时间:
2021-07-10 19:27
来源:
(通讯员 屈小燕 朱雪英)“真是太谢谢您们了。”望着车上即将离开的老师,车外送别的朱同学家长仍不住地表示感谢,“我会再和他好好沟通,不让他有思想压力。”
这天,正是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放暑假的日子。刚刚回到家,19201班的朱同学便又见到了他的老师们。原来,老师今天来他家家访了。
“这孩子聪明着呢!”班主任刘玲老师正向家长介绍朱同学的在校情况。即将高三,朱同学显然还没有进入角色,特别是放假前一阵,甚至出现了上课打瞌睡的现象,“虽说目前成绩靠前,但缺偏科严重,需要重视起来。”
得知这一情况,原本对孩子信心满满的家长也变得着急起来,连声询问朱同学“怎么回事”。
“您不用着急,其实这种情况很正常。”同行的学校党总支书记黄立安慰道,“这是一个过渡阶段,我们今天来就是想和您一起把孩子思想作通。”一番沟通,原来朱同学是因为偏科严重导致信心不足,加之家长平时表现得期望过高,导致他出现了逃避心理。
“我会努力的。”与老师们交流过后,朱同学状态改变明显,当即表示定会拿出最佳状态迎接高三的学习。
“争取考一个好大学。”黄立书记忍不住笑着鼓励他,“你的未来由你做主。”
朱同学是黄立书记今年暑假家访的第一个孩子,接下来,还有至少3天的家访。
为进一步引导教师认识和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内涵,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心关爱,让家长更全面地掌握学校和学生情况,提升家校育人合力,2021年7月7日开始直至整个暑假,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组织开展2021年暑假“温暖工程——百名教师走千家”家访活动。今年也是学校“温暖工程”开展的第十个年头。
十年来,经过每年寒暑假两次集中家访、期中常态家访,学校实现了家访工作的“量体裁衣”,切实拉近了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家校合作、家校共育的目的。
关注多样问题,家访工作“面料足”
“学生工作虽千头万绪,但却也有迹可循。”学校党总支书记、主管学生德育工作的黄立老师表示,“关键在为每个孩子找到适合的教育路径。”
家访便是这样一种找寻路径的重要方式。家访前,学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专业群、分年级、分班级筛选身心困难、家庭贫困、学习困难、思想困惑等重点家访对象(本次共家访542名学生),制定工作方案及家访计划,。同时动员班主任、班级德育辅导员、联班党员、任课教师共同参与家访,以最大范围解决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实现让“每一位学生出彩”。
注重思想引领,家访工作“版型正”
“家访本质上也是思政教育的一种。”学校学生科长范杜铨表示,在与家长沟通孩子成长问题的同时,“也会向家长宣传如疫情防控、教育法规、学校办学理念、垃圾分类、文明创建等工作,赢得家长对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恰逢建党100周年,此次家访,学校老师在与家长沟通家庭教育氛围建设的同时,特别融入了党史知识宣传,并以学校“立德崇高,精技惟新”的校训为依托,加强精神引领,提升学生、家长家国情怀,鼓励学生、家长主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思想觉悟,同时引导学生注重德技双修,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强化家校合力,家访工作“样式新”
线上教育发展火热,学校家访工作也运用了不少“线上”手段。“云”家长会为家长答疑解惑、微信(QQ)等日常互通有无、网站阳光服务通道听取意见建议……此外,线下走访、线下家长会、电话短信沟通、“致家长一封信”等传统家访工作常态化进行。
多样式、全方位的家访形式,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家校间的沟通更加及时有效,合力育人效果明显。
“开心育人,育开心人。”学校校长罗伟光不止一次向老师们传递着用心用情教育学生的育人理念,把“爱”送到家,让家长、学生感受到关心和关爱,学校始终坚信,家访这门“必修课”,定能让职业教育变得更加鲜活、更为温暖,为立德树人注入更多正能量。
黄立书记与陈立统主任、刘玲老师家访中
马燚副校长与陈旺龙老师家访中
杨正明科长与唐重老师家访中
陈立统主任与刘玲老师家访中

校园全景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 湘公网安备 43019002001715号 | 地址:长沙市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东方红中路607号 | 邮编:410000 |
电话:0731-88692330 |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长沙 标签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本网站已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