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群团
高新工程新闻首次登上“学习强国”
发布时间:
2021-06-23 08:52
来源:
(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原文截图)
从零起步到国赛金牌,这群长沙少年郎勇闯“五关”: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2788904199708922550&item_id=12788904199708922550&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虽然有过期待,但获奖的那一刻,还是有些难以置信。”走下领奖台,长沙市高新工程学校参赛团队显然还沉浸在喜悦与激动中,选手侯芊芊忍不住哽咽,“总算不辜负这一路经历的酸甜苦辣。”
6月18日上午,在刚结束的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装调与运维”赛项比赛中,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以下简称“高新工程”)参赛团队夺得一等奖。在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高新工程已摘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至此,高新工程已累计获得国赛9金18银24铜。
勤奋是唯一的捷径 细节决定成败
“我们都是零基础起步的。”选手刘天宇介绍,学校并没有开设光伏发电的专业,这意味着团队要想取得成绩,就必须完完全全靠伙伴、老师的共同努力。
“这几个孩子都吃得苦,霸得蛮。”指导老师朱世民表示,团队一路走来,除了学校关怀、各科室支持配合和两位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己,能够耐得住训练的枯燥、辛苦和高强度。
“其实困难很多,训练很枯燥,有时候经常要到凌晨两三点。”说到这,选手肖菡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第二天早上我们就赖会儿床,可老师还是得早起,给班上同学上课。老师的坚守和以身作则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
一次训练就要花费5个小时,为寻求突破,国赛训练期间,团队制定了近乎严苛的训练计划:由原来的一天训练一次变为两次、三次,学生上电时间压缩到60分钟以内,任务全部完成时间控制在3.5小时以内。同时在总结复盘过程中对接国赛标准,全面强化工艺要求,一步步抠细节、理步骤。
过五关:校赛、市赛、省赛、国赛选拔赛、国赛纷纷折桂
“5月中旬我们才拿到国赛入场券,但面临的却是新的赛制、比赛时长的增加以及比赛设备的更新。”指导老师赵浩感慨道,好在选手已经历大小赛事,知道“拿奖唯有坚定信念、唯有刻苦训练,唯有高标准严要求”。
为拿这枚金牌,团队已准备了两年,选手前期需通过校赛、市赛、省赛的层层筛选,于3个月前才正式组建,5月中旬以国赛选拔赛一等奖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代表湖南省出征国赛的资格,并在比赛中不负众望,为湖南省争得了一枚金牌。
这也是学校在2021年国赛拿到的第一块金牌,此前,长沙市高新工程学校在两个赛项比赛中均获银牌。至此,学校国赛总榜已更新为 9金18银24铜。
精心组建团队,助推师生成长
“一是熟悉优先。老师熟悉赛项专业技能,才能确保指导训练有针对性。”学校技能竞赛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还坚持以老带新和校内校外相结合,即指导老师既有带赛经验丰富的老师,又有新手,同时聘请企业技术能手、能工巧匠,担任实训指导教师,给师生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有效促进了师生的专业成长。
优秀的选手不是选出来的,更不能拔苗助长,而是在学校良好的教学环境下脚踏实地培养起来的。
一方面,学校加强实训室的建设,保证充足的工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技能训练;另一方面,在全校营造技能比拼的氛围,不为竞赛而竞赛,而是将技能训练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技能周训练,技能社团强化训练,技能考核,年度技能节的开展,人人参与,形成技能比拼的氛围,促进全体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
为将比赛工作纳入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切实做到以竞赛为抓手带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学校还从组织、制度、经费、设备等方面为竞赛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结合选手、赛项特点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全面提升选手综合素养。

校园全景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 湘公网安备 43019002001715号 | 地址:长沙市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东方红中路607号 | 邮编:410000 |
电话:0731-88692330 |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长沙 标签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本网站已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