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
DEVELOPMENT PLANNING
典型案例1(双优校)
发布时间:
2023-09-26 10:59
来源:
立德树人 精技惟新 营造优良校风学风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优良的校风学风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衡量育人环境的重要标志,更是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强大精神力量。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将2022-2023学年定为 “校风学风建设推进年”, 秉承“立德树人﹒精技惟新”办学理念,坚持以严格规范引领校风、严谨教风带动学风、优良作风促校风学风建设的工作思路,聚焦聚力落实“一把手”工程、打造德育管理品牌、构建学风治理模式、加强教风管理、强化教师素质提升、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建设平安校园、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等8项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工作责任体系,创新学生管理模式,落实落细服务举措,逐步形成了 “担当进取、团结实干”的校风与“尊师勤学、多能独创”的学风。
一、建立问题清单,排查整顿改进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风学风建设工作小组,各科室、专业群明确工作职责,认真研讨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找到解决办法,建立台账限时整顿改进。
1.校风校纪方面:党总支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党员民主生活会等活动,在加强校风校纪方面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示范作用,每个行政班各配备一名联班党员和一名德育辅导员。行政办要求教职工爱岗敬业恪守职责,严格出勤管理,规范请假手续。教务科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加强课堂巡查,督促教师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科加强学生德育教育,规范学生请假管理,形成向上向善风尚。
2.心理健康方面:学生科深入班级落实“三特”学生情况,按“一生一策”制定帮扶措施。学校心理咨询室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心理健康台账,对心理问题较严重学生加强家校联系提前干预。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设立解忧信箱,赠送咨询卡,开通心灵花园热线,全天开放心理咨询室。学校按计划培养心理咨询师,提升心理咨询的专业性。
3.校园安全方面:保卫科加强安全教育,利用集会、主题班会等开展疫情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防性侵、防诈骗等专题讲座,组织疏散演练,提升师生的安全应急能力。每周深入各场室排查安全隐患,每周五放学和周末安排行政和教师加强值班管理,,确保校园平安。
4.校园欺凌方面: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应用真实案例进行防校园欺凌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少管所,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后果。同时,形成以联班党员、德育辅导员、班主任和班干部等四位一体的防欺凌机制,防患于未然。
二、完善制度体系、堵塞管理漏洞
学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果导向,结合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和学校实际,制订了学校校风、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制度体系,要求各部门要带头落实校风学风建设任务,切实履行校风学风建设主体责任,堵塞管理漏洞。
1.加强班级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千分制”管理制度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每个月根据学生表现评定阳光美德学生、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对违纪严重学生给予相应处分进行告诫。每周开展班级管理沙龙,分享班级管理经验,共同提升管理水平。大力推进“星”班级、“雷锋”班级评价,每个班根据专业特点规划目标,搭建平台让每位学生都能出彩,培养阳光健康向上的青年学生。
2.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修订完善了备课、上课、听课、作业和考试考核等管理制度,每月由各科室、群组进行检查和抽查,及时反馈优秀和不足,督促教师不断改进完善。修订了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技能竞赛奖励制度和学习标兵、学习积极分子等评比办法,组织开展体育、艺术竞赛等搭建平台,激励培养更多优秀学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清正教风,清新学风。
3. 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保卫科与教师、各科室签订教学安全责任书,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与走读生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实施刷脸进出校园管理,随时查询学生出入状态实施智能预警。保安、行政值班和护校部干部等共同维护校园平安。
三、健全落实责任,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全面落实教学责任、育人责任、安全责任等,从严从实抓教师严谨治学态度,建立明确的奖惩措施,通过学校制度约束、教师示范引领、年终考核评比等办法,形成校风、学风建设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师德师风、德育品牌、心理健康、校园安全、校园文化等品牌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全面引领校风学风建设。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建立教师、班主任、学生三位一体交流制度,畅通家校沟通渠道,以实现培养目标为评判标准,及时调整校风学风协同建设方案,持续改进实施措施,不断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共同营造和谐的育人校园环境。
学校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以扎实有效的措施抓好校风学风建设,通过主题年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巩固“校风正、教风实、学风好”的发展气象,培养更多有理想信念、优良品德、过硬本领、责任担当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为长沙市“强省会”战略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